近日,苏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发布了专利预审服务分类号的通知,具体范围确定为:属于新材料、生物制品制造、数字智能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共176个国际专利分类(IPC)主分类小类和34个洛迦诺小类。
遥记最开始接触苏州保护中心时,IPC主分类小类的受理范围只有新材料领域的53个和生物制品制造领域的15个,共计68个;洛迦诺小类24个。
到了22年,IPC主分类小类总数增加至153个,其中,在已有新材料领域和生物制品制造领域的基础上,增加了数字智能制造领域的53个和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32个小类。洛迦诺小类也是由24个增加至34个。
原以为本次是在22年的基础上新增了176-153=23个IPC主分类小类,没想到经过对比发现,事情没那么简单。。。。。。
本次修改去除了10个小类,并且经过一一查找,这10个小类也不在江苏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预审范围。也就是说,至少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,苏州的申请主体如果有领域上属于这10个小类的专利申请,将无法走快速预审通道。
至于究竟哪些申请主体会受到影响呢?我们来做个简单的分析。以原始申请人的地址在苏州为限,已申请并公开的专利中IPC主分类号在这10个小类范围内的专利申请共7095件(每件专利申请只统计一个公开文本),申请量排名前40的申请主体如下:
通过上图我们也可以大胆猜测一下本次去除这10个小类的原因,极有可能是因为集中在这些分类号的专利申请数量并不是很多。
那么,既然有10个小类惨遭去除,增补的小类其实应当是23+10=33个。
按照同样的分析思路,可能因此次分类号更新而受惠的申请主体主要有:
而对于洛迦诺分类号,小类并无增减,仅类型有所更新。
好啦,分析至此,接下来为大家附上完整版的最新分类号表!
苏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预审服务分类号表
2. 生物制品制造产业领域
3. 数字智能制造产业领域
4. 电子信息产业领域
二、洛迦诺分类号(共34个)
1. 新材料产业领域
2. 生物制品制造产业领域
3. 数字智能制造产业领域